听力防护

从生理学观点来看,凡是干扰人们休息、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,即不需要的声音,统称为噪声。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,就形成噪声污染。
噪声的干扰令人感到厌烦,它能损伤听力,甚至造成耳聋,诱发各种疾病,降低劳动效率,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,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、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,所以有人称噪声为“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”。
在环境噪声评价中,测量噪声大小时采用一定特性的仪器,通过曲线测量得到的声强级,单位记为分贝(dB),是最常用的一种噪声级,是噪声的基本评价量。
受噪声者或受噪声器官的噪声防护,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,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,就需要对受噪声者或受噪声器官采取防护措施,如长期职业性噪声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、耳罩或安全帽等护耳器。
研究发现,噪声超过85分贝,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,人们会感觉到吵闹,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,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。
耳罩技术标准
听力防护用品按照结构不同,可以分为耳塞、耳罩和防噪音帽三种产品。
目前用的范围较广的一种产品是耳罩。国家标准GB5893.2-1986规定:
1,结构要求
a,头环:需弹性适中,长短应能调节,佩戴时没有压痛或明显的不适感。
b,耳罩壳体:必须能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转动。
c,耳垫:可更换,对皮肤无刺激,易清洗消毒。用料必须柔软,具有一定弹性。
2,技术要求
a,夹紧力:按规定的方法检测,测得的力不应大于10N。
b,抗疲劳性能:按规定检验,各部件应没有断裂和裂缝。任一试样的夹紧力与原始测得值之差不应大于原始值的10%。
c,抗跌落性能:将试样放在0°C±2°C水中4h后取出,2min内从1.5m高度往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跌落6次,除耳垫外,其它部件应无破损和裂缝。
d,耐潮性能:将耳罩除掉耳垫和内衬,放在50°C±2°C的水槽中24h,再转入室温为15°C-35°C,相对湿度不大于60%的环境中24h后取出观察,头环应没有明显的变形和尺寸改变及其它异常现象。任一试样的加紧力与原始测得值之差不应大于原始值的10%。
e,耐高温性能:试样放在50°C±2°C恒温箱中4h后取出,应无变形、粘连、龟裂及其它异常现象。在15°C-35°C的室温中1h后检验夹紧力,其与原始测得值之差不应大于原始值的10%。
f,耐低温性能:试样放在-20°C±2°C的冰箱中4h,取出1min内按抗跌落性能的检验方法试验,不应出现部件有硬化、龟裂及其它异常现象。任一试样的加紧力与原始测得值之差不应大于原始值的10%。
注意事项与保养
• 使用耳罩时,应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,佩戴时应注意罩壳的方向,顺着耳廓的形状戴好。
• 将头环放在头顶适当位置,尽量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相互密合。
• 耳罩应在进入有噪音车间前戴好,在噪音区不得随意摘下,以免伤害耳膜。如确需摘下,应在休息时或离开后,到安静处摘下。
• 耳罩软垫用后需用肥皂、清水清洗干净,晒干后再收藏备下一次使用。